基督教與精神病毒:

論道金斯

  • 余創豪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李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著名的進化論者、無神論者,他的「自私基因」(Selfish gene)理論已經成為支持進化論的經典之作,道金斯反對宗教的態度頗為激烈,其進路之一是基於用電腦比擬人類思想的識知心理學模型。道金斯從來不願意跟創造論者對話,他認為宗教學說不值一晒,對話只會給予基督徒不配得到的公眾注意。不過,在這篇文章我並不是以基督徒的身份去分析道金斯的理論,而是以心理學角度衡量其反宗教理論的有效性。

超自然信仰與思想病毒

一九九一年,道金斯發表了一篇題目是<思想病毒>(Viruses of the mind)文章,顧名思義,他指出超自然信仰是荼毒人類心靈的病毒;二零零五年他在美國「紐約節」發表演說的時候重申這一點;二零零六年在英國電視台記錄片【萬惡之源】(The root of all evil)中,他再次重複精神病毒就是所有人類問題之癥結所在。

道金斯認為:人類基因預先設定(pre-programmed)了人們去相信荒誕的東西,如果你告訴小孩子聖誕老人、神仙真的存在,又告訴他巫婆可以將王子變成青蛙,天真的小孩子會全盤接受。同樣道理,你灌輸孺子這個訊息:做壞事的人死後在地獄受到永遠的火刑,她也會信以為真。

為什麼呢?道金斯以電腦模型作出解釋,一部電腦可以吸收、貯藏大量資訊,可以做文字處理、帳目運算,它同樣也可以接納電腦病毒;人類能夠吸收有用的資訊,當然也會吸收垃圾資料。他說:高明的病毒入侵了電腦系統之後,當事人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中招;宗教信仰亦一樣,「受害者」並不知道自己是受害者,他舉例說,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竟然高唱「因為它(基督教)荒謬,所以才值得相信。」這明顯是腦袋中了病毒。

為此之故,道金斯認為科學與宗教信仰勢不兩立,已故科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也接受進化論,但他認為宗教與科學屬於兩個互不干涉的範疇(Overlapping domains),宗教思想是人類心靈的「萬古磐石」(Rock of ages),而科學則關注盤石的年齡(Age of rocks)。道金斯直言不諱自己無法接受古爾德的妥協,因為他認為宗教思想包含了一種反科學的世界觀,是一種精神病毒。

識知心理學的相反發現

不過,道金斯所理解的識知心理學和我所理解的不一樣,麻省理工學院識知科學教授舒爾兹(Laura Schulz)經過實証研究之後指出:即使是四歲小朋友也不是人們想像中那麼容易相信魔術,娛樂事業基於兒童相信神話這個假設,製造了【哈利波特】這類東西去迎合他們的口味,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事實上,小孩子期望世界在秩序下運作,而不是期望有什麼神秘力量,有許多証據顯示人類基因已經鋪上線路(hard-wired)去接受自然律、因果關係。

另一位識知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專家高力奇(Allison Gopnik)在不同實驗中也作出類似結論,高力奇發現即使是四歲小孩子也可以邏輯地、理性地發掘出事件的因果關係,這種推理方法類似統計學家所說的「因果貝氏網絡」(Causal Bayes Net),這一發現跟從前皮亞杰(Piaget)以為小孩子沒有因果觀念是大相逕庭的。

康涅狄格學院心理學教授 Stuart Vyse 認為迷信發生人們成長之後,這是一種社教化(socialization)過程的結果,許多時候是由於「意外的條件反射」(accidental conditioning),例如本來十三日星期五跟女朋友分手、股市下瀉、車禍沒有關係,但這種巧合久而久之形成一種「黑色星期五」信念。

電腦比擬的漏洞

道金斯很喜歡用電腦模型作為比喻,除了識知心理學之外,他亦以「數碼排列」(digital sequencing)比擬「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他指出:大多數物種的基因大致相同,只是不同的基因組合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生命,只要有足夠時間,在理論上一隻河馬可以重新排列基因而變成一隻蝙蝠,這就好像一部麥金塔電腦千變萬化的功能,其實是出自同樣的工具箱,這無非是不同工具組合的結果。

筆者對這種電腦比擬有所保留,先討論將電腦比作人腦,在一九九零年代這種進路在美國大行其道,心理學家安德臣(John Anderson)基於這個假設而發展人工智慧的語言 Lisp,安德臣因其理論而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大獎。有好幾年筆者也醉心於編寫 Lisp 的電腦程式,教育心理學家亦循此途徑嘗試去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改善教學方法,但十多年來收效並不顯著。現在將電腦比作人腦這大前提已逐漸受到質疑,心靈哲學家塞爾(John Searle)批評過去許多識知科學家把「人腦就是電腦」這個類比按照字面解釋,但事實上,人類思想的「自我意識」、「自由意志」是任何電腦運算過程都無法產生的。

現在回頭說數碼排列與基因重組的關係,道金斯發表他的理論時,麥金塔電腦還未採用英代爾晶片,當時麥金塔的中央處理器是 PowerPC,那是基於「縮減指令集運算」(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簡稱 RISC),簡單地說,RISC只有一組基本的簡單指令,在需要時才由重新組合簡單指令而造出不同的複雜指令,由從前的麥金塔電腦來看,基因重組好像數碼排列便言之成理。但是,現在麥金塔電腦裏面是英代爾晶片,那是基於和 RISC 完全相反的「複雜指令集運算」(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簡稱 CISC)。簡言之,電腦比擬能否有說服力,在乎你用什麼電腦系統。

總括來說,我認為道金斯需要與心理學家對話,並且重新檢討電腦比擬。無論我以上所說是否有充份理據,我相信自己腦袋還未感染病毒。

2006.8.1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